首页 放生来源 佛经大全 放生流程 佛法僧宝 放生回向 佛教故事 放生的好 佛教修行 放生功德

放生来源

可以放生的乌龟

来源:http://www.surpang.com 作者:智慧放生官网 发布时间:2023-03-22
摘要:从《九华山化成寺记》中诸葛节等众人,“买檀公旧地”为地藏构筑化成寺的记载,可知当年僧檀所居之地,同样在今日的九华街。对于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,这种“历史真实记

[内容提要]

凡与佛教有关的山,理应有佛教于此山开创、传承和发展的历史真实记载。对于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,这种“历史真实记载”最早而又极其珍贵的文献,乃费冠卿的《九华山化成寺记》。随着九华山资源的全面开发,费冠卿的这篇文献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,必将得到“与时俱进”般的重视与研究。

费冠卿《九华山化成寺记》价值与意义

俗话说:“自古名山佛寺多。”中国的崇山峻岭,诸多是与佛教有关。因此,对此类名山的佛教开创、传承、发展历史的探索和研究,则成了一项人文学科的重要任务。完成这项任务,对山岭旅游资源的开发、经济发展和宗教文物的保护和利用,都是大有裨益的。但由于岁月的久远和自然、人为的屡屡毁坏,致使对这种“历史”的追溯、考察,带来很大的难度,尤其对开山的僧侣、开山寺宇的确认,更是难上加难。但作为全国风景名胜区、举世闻名的九华山来说,对完成“这项任务”,却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。

据多年的考察与追溯,笔者认为,对九华山佛教记载最早而又极为珍贵的拓荒性文献,当是唐人费冠聊的《九华山化成寺记》。这篇“记”,撰于“元和癸巳岁”的“孟秋十五日”。“元和”,是唐宪宗皇帝的年号;“癸巳岁”,则是元和八年(813);“孟秋”,又是秋季的第一个农历月。费冠卿之所以能撰出这样的重要文献,诚如他自己所述:“余闲居(九华)山下,幼所闻见,谨而录之。”言下之意,他所记下的史事,全是他的所见所闻。亲身经历的记载,即确立了此文的价值非凡。

关于费冠卿生平的简历,五代人王定保的《唐摭言》,宋朝人计有功的《唐诗纪事》等多种史料笔记,历朝历代的《池州府志》、《青阳县志》等地方史志,清人刘世珩《贵池先哲遗片•唐人集》,以及《全唐诗》所附诗人小传中,均有记载。费冠卿,字子军,池州青阳(今安徽池州市青阳县)人,出身贫寒。为取得功名,他步入了十分艰辛的苦读生涯,诚如他《久居京师感怀》诗中所倾吐:“萤独不为苦,求名始辛酸。上国无交亲,请谒多少难。九月风到面,羞汗成片片。”在“求名俟公道,名与公道远”的恶劣社会环境里,又“上国无交亲”的无人援助下,在经历了多次的榜上无史的窘境之后,终于成了登科进士。清人徐松《登科记考》,“考”出了费冠卿进士及第的身份,时间是元和二年(807)。之前是“家书十年绝”,不知家中的老母情况,此时家书通了,但得到的信息却是母亲在重病中,待他急驰而归后,其母已经亡故并已葬地。悲痛之中的费冠卿,守庐于墓侧三年之后,他却不赴京师,不谋官职了,叹道:“干禄养亲身,得禄而亲葬,何以禄为?”遂隐居于九华山中,十五年后的长庆二年(822),由于殿院(即殿中侍御使)李行修,以费冠卿的孝节“峻节无双,清飚自远”而极力举荐,穆宗皇帝特下诏征召其为右拾遗。对如此“近侍三荣”,费冠卿并不为之所动,却高唱起“三千里外一徵屋,二十年来任运身。今日忽蒙王子召,自惭惊动国中人”的诗章,不赴京师,不慕荣华,甘愿当一个终日与青山为伴、与佛门为邻的布衣隐士,直至生命的终结。死后,也葬在了九华山下。他虽未应召领职,但皇帝下诏一事,却使社会文坛对他有了“费征君”、“费拾遗”的称谓。几十年来与九华山、九华山佛教的交往经历中,使费冠卿深沉地把握了九华山佛僧的艰苦创业和早期传播脉搏,提供了他撰写《九华山化成寺记》的坚实生活基础。为了给后人留下佛门在九华山拓荒建寺的历史,于是他在进士及第后第六年,于九华山中,写出了这篇纪实性的文章。

正由于是亲身见闻,费冠卿的这篇《九华山化成寺记》,历来受文坛和佛教界的重视,被学术界奉为“有唐一代文苑之美,皆萃于兹”巨籍大典,《全唐文》也将其全文收录,足见它拥有“文苑之美”的艺术价值和学术高品位。清代池州人刘世珩,为了弘扬地方的优秀历史文化,也将《九华山化成寺记》全部辑人到《贵池唐人集》里。

为了使读者详细了解《九华山化成寺记》,现将现全文辑移于下:

可以放生的乌龟

值得提醒注意的,还有费冠卿在“记”中的最后几句话。他说将凡资助九华山建寺之人,“具刻名于石”的目的和原因,是“深疾后代不能立殊绩以济众,又不能破除余财,崇胜因缘,啄腥膻,顾儿妇,生为人非,死为鬼责,悲哉!”这段议论,大抵是由池州刺史张岩奏批、主持并带头捐资重建化成寺一事引发而来。据历史文献记载,张岩确实是位“能立殊绩以济众”,又“能破除余财,崇胜因缘”的清正之官。《全唐文》李冉《举前池州刺史张岩自代表》中,称张岩是“苦节立身,直躬激俗,洁廉惠爱,特异常流”的特殊人才。说张岩出任池州之时,正处于“军兴以来,职役繁重,江淮百姓,多有流亡”的恶劣环境,可“张岩在任三年”的效果,则是池州“辟田加户”,换句话说,即田亩和户口都大有增加。因而他求朝廷批准,让张岩到“户口减省,差科日增”而自己又毫无能力解决的州当刺史,并相信张岩会“必有成功”。费冠卿依史实发出这样的议论,即使对当今执政为官者的修身建德来说,也是警示名语、立身良言!看来,费冠卿的《九华山化成寺记》的价值、功德,是多方面的,是全方位的!

通过上述的阐述和分析,完全有理由说:费冠卿《九华山化成寺记》,就九华山佛史而言,它是开山之作,拓荒之作,更是源头之作!凡引后记述九华的山志、史话、胜迹诸多书籍,乃至佛门名著、赞宁和尚的《高僧传》,都无一不是本于、源于乃至抄录、演义于这篇历史名作;而就精神文明而言,它又不愧是一篇高水准道德教育的伦理之作。中国和世界,凡要认识和了解九华山和九华山的佛教,凡要开发、研究、发展九华山和九华山的佛教,都得认认真真、老老实实学习、读懂费冠卿的这篇文献著作。

同是唐朝池州人氏,同是曾长期隐居于九华山的后人杜荀鹤,在《吊费冠卿墓》一诗中,对墓主有这样的评价:“凡吊先生者,多伤荆棘,而知立其墓,高却九华山。”此高度尊崇费冠卿的诗句内涵里,在墓主“高却九华山”的历史功绩中,就饱含有《九华山化成寺记》这篇名作的价值底蕴。

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:十七届在赵州塔前的开示(明海法师)

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:十七届在赵州塔前的开示(明海法师)

  明海大和尚

  (2010年7月25日晚)

  各位法师、各位营员:

  我们把灯供在赵州塔前,赵州塔是赵州古佛的舍利塔。在中国历史上,赵州老和尚是一位证悟的高僧大德,被人誉为古佛再来。在有一部佛经里讲,就是我们用哪怕是很小的灯来供养佛像、供养塔,它的功德都非常大。那么今天我们差不多有一千人把灯供在赵州塔前,以此功德回向国泰民安、风调雨顺,回向世界和平,也回向今天晚上与会的诸位,智慧增长,福德增长,六时吉祥!

  阿弥陀佛!感谢大家。


参考资料

标签:

责任编辑:admin
首页 | 放生来源 | 佛经大全 | 放生流程 | 佛法僧宝 | 放生回向 | 佛教故事 | 放生的好处 | 佛教修行 | 放生功德

Copyright 2019-2030 智慧放生 放生仪轨_最简单有效的放生仪轨_放生仪轨详解_放生感应_智慧放生官网 网站地图 sitemap.xml tag列表

电脑版 | 移动版